<<< 返回 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国家中,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私法关系的法典。民法典以条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式法律行为、身份行为。有的民法典会酌采习惯法作为补充规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规定以当事人间私法自治的方式弥补各种法规的不足。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一、制定的意义
        《民法典》的颁布是中国立法进程的重大工程。《民法典》的编纂与出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重要里程碑,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民法典》的颁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民法典》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制度载体,很多规定同有关国家机关直接相关,直接涉及公民和法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国家机关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必须清楚自身行为和活动的范围和界限。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开展工作要考虑《民法典》规定,不能侵犯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同时,有关政府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保护民事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事关系和谐有序。《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民法典》的颁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由之路。民法是权利法。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权利。人民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主要体现在内容各异的权利当中,人民的权利得到了实现、维护和发展,其根本利益也就得到了保障。
        二、出台的背景进程
        民法典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宪法。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中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三次启动民法典的制定,均无果。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该法于1986年4月颁布,被学者称为“准法典”  ,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鉴于当时国情和紧迫形势出台的一部不太完善、不太全面和系统的调整我国民事关系的法律,是民事政策权宜之计的产物,但即使这样,这部法律也有着划时代和里程碑式的意义。所以《民法通则》既不是民法典,又不是民法总则,但从1986年开始,《民法通则》在我国起着民法典的作用,它和其它单行民事法律及其它部门法中有关的民事法律规定一起调整着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民事法律关系,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200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民法典草案,但由于内容复杂、体系庞大、学术观点存在分歧等原因,最终未能实现。
        截至2016年9月,中国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法典。现有民事立法存在主体多元化、法律渊源众多等问题,并未形成系统。民法典有上千个条文,涉及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多且复杂。如何将这些已有的法律法规串在一起,缺乏共识,需要处理好法典编纂和单行法的关系。此外,中国的民法典编纂,要借鉴国外有益的立法经验,更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反映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要求,在实践中需要权衡。2017年3月15日,民法总则终于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我国将正式全面开启民法典时代。
        2018年8月27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专门规定了“居住权”: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并经登记占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满足其稳定生活居住需要。据介绍,规定居住权是为了认可和保护民事主体对住房保障的灵活安排,满足特定人群的居住需求,也有助于为公租房和老年人以房养老提供法律保障。
        2019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公布。
        2019年12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开幕,由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与2017年制定的民法总则“合体”而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草案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1260条。
        2020年4月20日、21日,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召开会议,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代表研读讨论中提出的意见和各方面的意见,对民法典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认为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审议和广泛征求意见,草案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已经比较成熟,形成了提请本次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三、《民法典》的基本规定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第十条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十一条 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民法典的涉及范围是非常广的,具体的民事行为认定可以严格基于实际的民事行为来进行区分,不同的法律适用范围所认定的法律情况是不同的,另外如果涉及到违法的行为,或者达到立案标准的,还需要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四、《民法典》的鲜明特点
        一是坚持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实践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把编纂民法典摆上重要日程。在民法典草案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期间,共收到13718位网民提出的114574条意见。对于公众提出的意见建议,立法机关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心声,充分吸收合理意见建议。在法律条文上,民法典进一步健全了民事权利种类,完善了权利保护和救济规则,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立法每一个环和相关的法律条文中都得到充分实现。
        二是体现人文关怀。民法典认可每一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享有平等的权利,受到平等的保护。从明确规定胎儿享有继承权,到对妇女、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特殊法律保护;从规定离婚“冷静期”制度,到保护死亡尊严,等等,全方位、全链条保护公民的民事权利,让人的一生都有生命尊严。
        三是传承中华文化。任何一部法律的生长、完善,都离不开其所处历史和文化的滋养。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既是生活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民族精神的立法表达,彰显着这个民族鲜明的文化特质。翻看一下我国民法典,大到规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到强调禁止高利放贷;从抽象地规定公序良俗,到具体地要求赡养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从加强对英雄烈士名誉权的保护,到“见义勇为”条款的规定,民法典的一个个法条映照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民事法律规范紧密融合,以法治承载道德观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法治建设更加深入人心。
        四是彰显时代精神。法律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必然反映着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近代的民法,无论是法国民法典还是德国民法典,都是贯彻了当时的时代精神——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其时代背景是对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专制制度的否定,在当时是重大的历史进步。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法典相比,我国民法典最大的亮点,就是将“人格权”单独成编,不仅弥补了传统大陆法系“重物轻人”的体系缺陷,而且强调了在21世纪互联网、高科技时代对人格权保护的特殊价值。此外,我国民法典还回应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监护制度、征收征用制度等作出新的修改,从而为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提供法治支撑。

[ 作者:梁冰 | 时间:2022-05-11 10:38:10 | 浏览:3262次 ]
[上一篇昭通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组织.. [下一篇昭通市防震减灾局大力开展5.12防..

<<< 返回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