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更多 >>>
巧家公安红石岩救灾纪事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巧家县包谷垴乡、新店镇、小河镇受灾严重,其中包谷垴红石岩村全村95%的民房受震垮塌。截止8月5日17时,地震造成红石岩村死亡32人,8人失踪,受伤65人。巧家公安民警已抢先救援中搜救出群众5人,搜寻出遇难群众遗体9具,参与抢救、治疗伤员21名。
 
雨夜哀鸣曲
    地震发生后,巧家县公安局闻警而动,副县长、公安局长杨朝邦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县局第一梯队38名警力赶赴受灾最严重的包谷垴乡,调集警力前往小河、新店开展救援工作。
    包谷垴乡距巧家县城161公里。地震使到包谷垴乡的公路堵断,车辆边清理艰难通行。行至老店镇,垮塌的巨石阻断了道路,车辆再也无法通行。还有17公里,余震还在不断发生,公路上不断有滚石落下。“时间等得,受灾群众的生命等不得”,杨朝邦局长当机立断,率领民警徒步奔赴包谷垴。凌晨22时30分许,救援队伍到达包谷垴乡,在得知红石岩村受灾最重后,队伍顾不得休息,虽然汗水湿透了衣背,仍马不停蹄地朝着红石岩村跑去。
    此时,包谷垴已下起了雷雨,豆大的雨点淋湿了民警的警服但是浇灭不掉民警火热的心。民警绕道红箐村树茶村前往红石岩。一路上,雷电间隙,雨水夹杂泥石一晃而过。没有民警掉队,没有民警畏惧,队伍于凌晨2时许首先抵达了红石岩村。
    黑夜里,闪电中,手电下,映入民警眼帘的红石岩村已满目疮痍,受灾群众在垮塌的房屋哭泣,到处寻找、翻动,雨水和着泪水从面颊流下,流在了民警的心里。被雨淋透的残垣还在倒塌,群众的安危最重要,丢下疲惫,定下决心,民警立即投入了抢险救灾工作,全体民警冒着瓢泼暴雨和余震不断,分组进入随时有可能垮塌的危房中劝离群众,雨声、雷声、喘息声、哭泣声、滚石声、民警的劝说声绞织在一起,雨水、汗水、泥水集于一体,成了这个不眠之夜的哀鸣曲。凌晨4时许,第二梯队近百名警力到达红石岩村,立即投入到抢险救灾和搜救工作中,推进了救灾防灾的进程。
母亲的希望
    4日8时许,救灾民警搜寻到梨园社一垭口,看见该社的代开会(化名)坐在地上痴痴地望向远方。民警了解到,代开会12岁的儿子王辉(化名)在地震前到垭口的山坡下放羊,懂事的儿子在学校放假后主动担起了家里牲畜放养的任务,让父母感到十分欣慰。地震后,代开会的家被夷为平地,父亲还在清理废墟,母亲翻过垭口漫山遍野呼喊自己的儿子。可是,找到的只是家中的山羊,却不见放羊孩子的身影。从晚到天明的寻找,疲惫的母亲地席地而坐,无奈地痴痴望着远方,盼望儿子能平安归来。
    一位母亲的思念激发了民警要尽快为其找回孩子的愿望。山石下,树林里,民警沿着代开会指引的方向分散寻找,“王辉……”民警的呼喊燃起了母亲的希望。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时间慢慢的过去!民警一边安慰代开会,一边不懈地寻找着。三个小时,四个小时……直到5日凌晨,经过17个小时的搜寻,民警终于在山坳的碎石下找到了王辉,但王辉已经不幸死亡。看着儿子的遗体,母亲代开会放声大哭,懂事的孩子怎能这样离开母亲。母亲的哭声,希望与失望的交替染红了民警的眼眶。擦干眼泪,母亲呢喃的说“同志,你们去吧,我知道还有很多人需要你们!”
 
废墟上的生日之歌
    4日中午10时,救援民警在连续工作5小时,搜寻出两具遇难群众的遗体后,马不停蹄地来到了窝荡社周光宗家。周家了三间土木结构房屋已经全部垮塌。
   “同志,你们帮我找找我孙女吧,他就在堂屋里,地震时他还在看动画片”周光宗的妻子边擦着眼角的泪水边向民警求援。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一定尽百倍努力”,大队长蔡发平一面安慰着周光宗的妻子,一面安排民警立即投入搜救工作。民警同心协力地清理着垮塌的每一寸泥土,抬出一根根木棒。
    “我儿子和儿媳妇都在外面打工,孙女昨天刚满四岁,我带她去花椒林里干活,她告诉我:‘奶奶,今天我四岁了,你今天杀鸡给我吃,我晚上唱生日歌给你听’,我答应了她,她高高兴兴地说回家看动画片,哪知她刚到家就地震了。”奶奶心酸的回忆催促着民警的脚步,民警加快了救援的速度。
    用锄头挖、用肩扛、用手刨,衣湿了、手破了,民警们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经四个小时的连续工作后,小孙女的遗体终于被找到。奶奶从民警手中接过遗体,小心地用毛巾裹着抱出废墟,径直离开,看到苍老而凄凉的背影,全身泥土的民警含泪轻轻唱起了生日之歌。
 
生命的重量
    体重183斤的张强(化名)是民警到达红石岩村营盘社时从废墟中营救出来的一名体重最重的群众,深受重伤的他已经无法行走,和其他受伤比较严重的5名群众必须立即送出医治。
为及时营救伤者,指挥部从救援队伍中抽出20名警力,动员部分群众一起将伤者抬到已经通车的树茶村。抬送伤员的任务落在了巧家公安巡特警大队的队员宋明奇等人的肩上。张强180斤的体重加上用竹竿、木棒制作的担架已是200多斤的重量,是所有担架中最重的一个。到树茶村的路全是陡峭、崎岖的山路,没有谁有怨言,没有退缩,大家抬起伤者就开始了上山的路。健壮的宋明奇主动站在了张强的担架前,和另外一名队员一起将担架扛上了肩头,这时他们在灾区已经连续奋战了14个小时。
    就在行进途中,宋明奇不小心踩到了一根木板上裸露的钉子。宋明奇没有吭声,队友问他伤情时,他只说没事,默默地抬着担架继续前行。在大家相互鼓励下,经过近8个小时的跋涉,伤员终于平安的送到了树茶村,被早已等候的医疗人员迎接送医。宋明奇和其他19名队员黑色的警服已经被汗水浸染出白色的汗渍,一圈一圈,一层一层。短暂的休息后,他们又回到了红石岩。
    回到红石岩后,宋明奇才找到医疗人员。脱下鞋子,袜子和鞋底已经被鲜血染红,袜子已经和脚底粘在一起。七尺的汉子在负重上山8小时的山路上未哼一声,直到在打预防破伤风针水时才微微的斜嘴咬了一下牙。
    “脚底都要钉穿了,你还抬着担架往上走,你不痛吗!感染了怎办?”医生关心的问道。
    “这点痛不算什么,我的肩上可是生命的重量!”宋明奇微笑地回答。
 
再见萨琪玛
    灾区物资匮乏,食物和水更是奇缺,所有食物民警们都是优先让受灾群众食用。群众吃好了,民警才舒心的坐下解决温饱。为节约用水,民警用煮了又煮的浑水煮面,散一点盐就是一顿美味午餐,没有筷子,民警就用树枝作筷。就是这样,在两天的时间里民警才一天一顿。很多民警要干到夜晚才有一碗面条充饥。
    民警王利屏是在红石岩救援的唯一一名警花,巾帼不让须眉的她跟男警一样战斗在每个救援现场,静静的绽放女警的风采。5日14时,她在后续到达的队伍里接过两块萨琪玛,吃了一块留了一块在兜里。下午又是一场苦战,她和队伍一起奔走于三个社,挨家挨户、一个帐篷一个帐篷、一个人一个人地统计受灾情况,做群众的思想和生产生活自救动员工作。
    下午6时许,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饥肠辘辘的她想起了兜里的萨琪玛。男警不忍心和她分享这一小块萨琪玛,但羡慕嫉妒仍和她打起嘴仗。眼见萨琪玛就要送进嘴里,她看见不远处一个灾区小女孩眼巴巴的看着她。“再见了,我的萨琪玛!”。没有不舍,王利屏拿着萨琪玛送到了女孩的手里,女孩看着她痴痴地咬了一口,王利屏微笑着转身离开,对面传来了男警们钦佩的眼神!
 
山村夜曲
    “这些警察白天到处忙,晚上都没得睡处,帐篷全部都让给了我们,(天)黑了就在路边睡‘猪儿觉’”,受灾群众介绍到。
    至5日,两天的时间里,巧家公安民警已连续工作两昼夜未休整。然而,救援工作千头万绪,群众还爱受苦。白天救援的民警晚上又集中帮助群众搭建帐篷。由于帐篷有限,分配完帐篷后,民警陆续离开。
    随着救援队伍的陆续到达,民警终于得到了分段休整的宝贵时间。田间、公路边、空心砖堆上,到处都是和衣而睡的民警,他们在搜救间息真正享受了地当床天作被甜美与舒坦,没有人嫌地硬天凉,能有丁点儿时间躺下就是最大的奢望,这种被当地群众称为“睡猪儿觉”的睡法是救灾民警唯一能休息的方法。一个个甜美的鼾声,伴随着蚊虫声、犬叫声,构成了山村夜曲。
    “他们太累了,这两天根本没有休息着,吃饭的时候有的几个一坐下来嘴还在嚼就睡了,有的两个两个的背靠背就睡着了,还有的一个人就睡在路边,晚上也是这样,听他们打着呼噜,睡得还真香甜”。在山里过惯了苦日子的群众们也没这样睡过,看到民警们的睡式,群众们感叹道。
    受灾群众看到民警露天而睡,有的找来被子给民警盖上,有的找来干草和草席给民警垫上,浓浓的警民情谊显得格外温暖。
    还未到6时,民警陆续睡醒,互道一声早安,又开始奔走在了红石岩救灾现场。
 
 
                                                                                                                       巧家县公安局 唐远均 罗昌俊
[ 作者:巧家县防震减灾局 | 时间:2014-08-06 19:14:03 | 浏览:1826次 ]
[上一篇多支外地医疗应急救援队驻扎巧家.. [下一篇巧家县包谷垴乡红石岩村一村民小..

<<< 返回 更多 >>>